[讀書筆記] 輕鬆駕馭意志力 part3: 人們對於意志力的誤解
這本書之前也寫過了,不過那時重點主要是放在多巴胺及如何提升意志力。
這次是書上提到 關於我們對於意志力的誤解。
1. 壓力會使意志力降低?
我們會以為一定要給自己很大的壓力,才有辦法驅使自己去作需要作的事。
但實際上,壓力會增強人的渴望,使人容易受到誘惑的影響。
所以適當的紓壓是必要的。
但請記得,紓壓的方式有很多種,
真正的紓壓不會刺激多巴胺,也不會依賴酬賞承諾。
(這部分可以看我之前寫的: [書籍] 輕鬆駕馭意志力 part1: 多巴胺與酬賞承諾)
比如運動,瑜珈,需要創意的嗜好等等。
相反的,購物、喝酒等等則是會刺激多巴胺。
而這些會刺激多巴胺的嗜好因為比起不會刺激多巴胺的嗜好更易使人興奮。
所以我們往往會低估那些真正的紓壓提振心情的效用。
2. 破戒時不能原諒自己?
我們以為破戒時,不許原諒自己才是正確的做法。
但實際上,過度的自我責備只會讓"我要去作(或不能作)"的力量更容易乾枯。
寬恕反而比罪惡感更能增加責任感!
寬恕能帶走失敗引起的痛苦與羞愧,
反而更能反思造成失敗的原因。
如何面對失敗,比失敗本身更重要。
"失敗並不代表你有問題。"
3. 改善心情不代表改善行為
如果是學生或是正要減肥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
制訂計畫的時候最快樂!
當我們面臨最低潮,比如考試失敗,
我們會下定決心改變,並使我們自己如釋負重,
因為我們不用相信那個犯錯的人是自己。
然後在那個瞬間,我們會訂好多針對下一次月考的讀書計畫,
彷彿我們都作得到。而且這樣可以讓我們心情變好。
但好心情不代表好行為。
當我們發現自己無法作到時,最初誓言得那股快樂,
被挫折與失望取代。而這時,大多數的人完全放棄努力。
這被稱為"錯誤願望症候群"。
它偽裝成你改變你的意志力(你制訂計畫,明明還沒開始,心情卻好得不得了),
但實際上,他只改變你那瞬間的心情(讓你自我感覺良好)。
雖說我們必須相信改變是可能的,
但還是需要認知自己是否只是改善心情,還是有改善自我行為。
書上提醒我們,樂觀中帶點悲觀是最有助於成功的。
預測自己如何及何時能受到誘惑,能提高保持決心的機會。
沒有留言: